近年来,“微塑料”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。从海洋到陆地,从极地到赤道,从饮用水到食品,微塑料无处不在,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。微塑料不仅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健康,也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。因此,开展微塑料分析检测,了解微塑料的污染状况、来源和归趋,对于控制微塑料污染、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。
一、什么是微塑料?
微塑料通常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、碎片、纤维、薄膜等,有些甚至达到微米级、纳米级。微塑料来源广泛,主要分为两类:
- 初生微塑料:生产时就是微小塑料颗粒,如化妆品中的微珠、工业磨料等。
- 次生微塑料:较大的塑料制品(如塑料袋、塑料瓶、轮胎、渔网等)在环境中经过物理、化学和生物作用,破碎、降解形成的微小塑料碎片。
二、微塑料的危害
- 环境危害:
- 被海洋生物、鸟类、鱼类等误食,影响其生长、繁殖甚至导致死亡。
- 吸附有毒有害物质(如重金属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),成为污染物的载体,加剧环境污染。
- 改变土壤理化性质,影响植物生长。
- …
- 健康危害:
- 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在体内蓄积。
- 可能释放有毒有害物质,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。
- 可能作为病原体的载体,增加疾病传播风险。
- …
三、微塑料分析检测方法
微塑料分析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通常包括样品采集、样品预处理、微塑料鉴定和定量分析等步骤。
- 样品采集:
- 水样采集:使用浮游生物网、泵等采集表层水、深层水或沉积物中的微塑料。
- 土壤/沉积物采集:使用采样器采集土壤或沉积物样品。
- 生物样品采集:采集鱼类、贝类、鸟类等生物样品。
- 大气/降尘样品采集:使用专门的仪器来收集大气中的微塑料
- 样品预处理:
- 消解:使用酸、碱、氧化剂或酶等去除样品中的有机质,避免干扰后续分析。
- 密度分离:利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将微塑料与其他杂质分离。
- 过滤:使用不同孔径的滤膜过滤样品,分离出微塑料。
- 微塑料鉴定:
- 显微镜观察:
- 光学显微镜:观察微塑料的形态、颜色、大小等。
- 荧光显微镜:利用荧光染料对微塑料进行染色,提高识别率。
- 光谱分析:
-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:通过分析微塑料的红外光谱,确定其聚合物类型。
- 拉曼光谱(Raman):通过分析微塑料的拉曼光谱,确定其聚合物类型,可用于较小尺寸微塑料的检测。
- 显微红外/显微拉曼: 将显微镜与FTIR/Raman联用, 实现微区分析.
- 热分析-质谱联用:
- 热裂解-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Py-GC-MS): 通过高温裂解微塑料, 然后进行GC-MS分析, 鉴定聚合物类型.
- 显微镜观察:
- 定量分析:
- 计数法:在显微镜下统计微塑料的数量。
- 称重法:将分离出的微塑料干燥后称重。
四、微塑料分析检测标准
目前,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微塑料分析检测标准。但有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布了相关的指南和建议,例如:
- NOAA Technical Memorandum NOS-OR&R-47 (海洋塑料垃圾监测指南)
- GESAMP Guidelines for the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Plastic Litter in the Ocean
- 一些研究论文中常用的方法
- 国内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微塑料分析检测的相关标准
五、应用领域
微塑料分析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- 环境监测:评估海洋、河流、湖泊、土壤、大气等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状况。
- 食品安全:检测饮用水、食品、饮料中的微塑料含量,评估食品安全风险。
- 化妆品:检测化妆品中的微塑料成分。
- 纺织品:评估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释放微塑料纤维的情况。
- 污水处理:评估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。
- 生态毒理学
六、我们的优势
- 专业团队:拥有环境科学、化学、生物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团队,具备丰富的微塑料分析检测经验。
- 先进设备:配备了先进的微塑料分析检测仪器,包括荧光显微镜、显微红外光谱仪(Micro-FTIR)、显微拉曼光谱仪(Micro-Raman)、热裂解-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(Py-GC-MS)等。
- 方法可靠:采用国际上认可的分析方法,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,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- 定制化服务: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,提供定制化的微塑料分析检测方案。
- 资质认证: 具有CNAS, CMA等相关资质认证.
七、总结
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,微塑料分析检测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。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、高效、可靠的微塑料分析检测服务,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贡献力量。
如果您有微塑料分析检测的需求,欢迎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