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材料科学、生物学、纳米技术等众多领域,透射电子显微镜(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,简称TEM)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表征工具。它以远超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,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,使我们能够洞悉物质的精细结构,乃至单个原子的排列。
介绍
TEM是一种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样品,并根据电子与样品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来成像的显微技术。其基本原理类似于光学显微镜,但TEM使用电子束代替可见光,使用电磁透镜代替光学透镜。
TEM的核心部件包括:
- 电子枪:产生高速电子束,通常使用热发射或场发射电子枪。
- 电磁透镜:用于会聚和放大电子束,类似于光学显微镜中的透镜。
- 样品台:用于放置超薄样品。
- 成像系统:将穿透样品的电子信号转换为可见图像,通常包括荧光屏、CCD相机等。
- 真空系统:TEM内部需要保持高真空状态,以避免电子束与空气分子碰撞,并减少样品污染。
TEM有多种成像模式,常用的包括:
- 明场像(Bright-Field Image):样品中散射能力强的区域(例如重原子、晶体缺陷等)吸收或散射更多的电子,在图像中呈现暗衬度;散射能力弱的区域透过的电子多,呈现亮衬度。
- 暗场像(Dark-Field Image):与明场像相反,只收集被样品散射的电子成像,散射能力强的区域呈亮像。
- 高分辨像(High-Resolution Image):在合适的条件下,可以获得晶格像甚至原子像,直接观察到晶体的周期性结构或单个原子。
- 选区电子衍射(SAED):利用电子束的衍射效应,获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,例如晶面间距、晶体取向等。 可以用来鉴定物相, 分析晶体缺陷.
领域
- 材料科学:
- 显微结构观察:观察金属、陶瓷、半导体、高分子等材料的晶粒、晶界、相界面、位错、层错等显微结构。
- 晶体结构分析:通过选区电子衍射(SAED)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、晶系、点阵类型等。
- 材料失效分析:分析材料断裂、腐蚀、磨损等失效过程的微观机制,为材料的改进和应用提供依据。
- 纳米科技:
- 形貌观察:观察纳米颗粒、纳米线、纳米管、纳米薄膜等纳米材料的形状、尺寸和分布。
- 结构表征:分析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、缺陷、表面和界面结构。
- 成分分析:结合能谱仪(EDS)或电子能量损失谱仪(EELS),可以对纳米材料进行成分分析。
- 生物学:
- 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:观察细胞器、细胞膜、细胞骨架、细胞间连接等超微结构。
- 病毒结构:观察病毒的形态、大小和结构。
- 生物大分子:观察蛋白质、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和结构(冷冻电镜技术在此领域应用更广泛)。
- 化学及其他领域:
- 催化剂的表征.
- 多孔材料的分析.
样品要求
TEM对样品的要求非常严格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超薄:样品必须非常薄,通常要小于100纳米,以保证电子束能够穿透样品,并减少电子的多次散射。
- 导电性:对于非导电样品,需要进行导电处理,例如喷碳或镀金属膜,以防止样品在电子束照射下产生荷电效应,影响成像质量。
- 稳定性:样品在电子束照射下应保持结构稳定,不发生明显的形变、分解、升华或相变。
TEM样品制备是TEM测试中最关键、最困难的环节之一。常用的制样方法包括:
- 超薄切片法:主要用于生物样品和高分子材料。
- 离子减薄法:适用于各种材料,特别是硬质材料和陶瓷材料。
- 聚焦离子束(FIB)法:适用于特定区域的样品制备,例如制备半导体器件的截面样品。
- 粉末样品制备: 将粉末分散到溶剂中, 滴到铜网上, 待溶剂挥发.
- 其他方法:如电解抛光、复型等。
常见问题
- 样品制备困难:
- 解决方案:选择合适的制样方法;优化制样参数;寻求专业制样人员的帮助; 多次尝试.
- 电子束损伤:
- 解决方案:降低电子束流强度;缩短观察时间;使用低剂量成像技术;冷冻样品。
- 样品污染:
- 解决方案:保持样品清洁;使用清洁的样品杆和样品台;定期清洁和维护TEM。
- 图像衬度差:
- 解决方案: 调整加速电压;选择合适的物镜光阑; 使用衬度增强技术。
- 漂移:
- 解决方案:使用稳定的样品杆;预热样品和透镜;使用漂移校正软件。
海沣检测拥有先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,可为您提供高质量的TEM测试、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服务。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微观结构表征解决方案,助力您的科研和产品开发。